报告人:封剑青(研究员)
时间:2023.8.23 14:30-16:00
地点:测绘馆206会议室
报告人简介
封剑青博士,美国行星科学研究所(Planetary Science Institute)研究员,本科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天文技术与方法专业。一直从事深空探测科研工作,研究兴趣包括固体星球表面的微波遥感、热辐射的数值模拟以及次表层结构的反演。于2009年至2018年在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月球与深空探测研究部任职,主要进行嫦娥一号、二号、三号、四号、五号任务微波辐射计和测月雷达的数据解译与研究。2018年至今在美国行星科学研究所工作,参与多项NASA探测任务。现任月球勘测轨道飞行器(LRO)红外辐射计Diviner团队CO-I、木星探测任务JUNO微波辐射计MWR团队Research scientist。目前聚焦于月球的地下热流的分析及其地质学意义的研究。
报告简介
一般认为,除了地球,太阳系的其他地方几乎没有花岗岩。要在岩浆系统中得到花岗岩成分,需要多阶段的熔融和分异过程,这也提高了放射性元素的浓度。地球上丰富的水分和板块构造促进了这些过程的发生。尽管月球上缺乏这些条件,但已发现少量的花岗岩样本,其起源和它们代表的系统的规模尚不清楚。利用嫦娥1号和2号的微波探测仪获取的数据,我们发现月球背面的富含钍的Compton–Belkovich区域具有很高的微波亮度温度异常。被动微波辐射具有穿透性,反映了一定深度的温度变化。综合其他遥感数据的研究结果,最合理的解释是该地区月表以下深处存在一个大约50公里直径的花岗岩岩基,其中富集的放射性元素提供了较高的地下热流。我们测得峰值热通量约为每平方米180毫瓦,这是月球高地平均值的大约20倍。该热异常特征的强度和范围意味着在月球上(特别是Procellarum地区之外)存在一个类似地球的、多次演化的花岗岩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