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学术论坛
GNSS空间环境感知 — 现状、进展与未来
张克非 教授
2025.10.22 10:00-11:00
测绘馆206报告厅

报告人:张克非 教授

时间:20251022日(周三) 10:00-11:00

地点:测绘馆206报告厅


报告简介:

卫星导航定位(GNSS)作为以定位导航与定时(PNT)为初衷而诞生的现代测量技术,几十年的发展为大地测量带来了深刻的变革;同时,它作为一种新型的近地环境探测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大气探测、环境与灾害监测等诸多领域。近年来,GNSS空间和地面基础设施逐渐完善,天--地一体化观测体系下的网中网/网网叠加、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高新技术的涌现与快速发展,极大地提高了GNSS对近地空间环境的感知能力,为大气和环境科学的研究提供了独立的、稳健的和全新视角的技术和数据支撑,对灾害的探测、预报、防范以及救援等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本报告概述了我们团队在大地测量、GNSS大气感知、GNSS-R等领域的二十余年研究历程以及在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特别是在利用GNSS折射、反射、散射、衍射信号研究极端天气、气候变化以及空间天气方面的工作进行了综合的回顾,对未来的机遇、挑战和前景进行了展望。


报告人简介:

张克非,国家高层次人才,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大地测量协会会士,中国测绘学会会士,国际矿山测量协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Mine Surveying)种子委员会(Seeding Commission)主席,教育部空间信息科学与技术创新引智基地负责人;太空采矿国际研究中心创始人。

主要从事太空资源勘察与感知、GNSS大气探测、大地测量、卫星导航定位等方面的理论和应用研究,以跨学科、前沿性、独特性为特色,长期致力于空间信息智能感知技术在太空资源勘察、地下大空间应急管理和气象灾害预警等方面的理论与应用研究。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际(地区)合作项目;国家科技重点研发计划(课题);澳大利亚基金委、科技部、环境部项目、中澳、中日、中波、澳美、澳中以及欧盟国际科技合作等50余项重大科研项目,获得澳大利亚国家创新卓越(Excellence in Innovation for Australia - EIA)最高奖等50余项奖项,获批40余项专利,在国际一流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500余篇(其中SCI 280余篇)、150余次特邀和主旨报告,研究成果被国内外媒体广泛采访和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