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人:王君刚(德国柏林工业大学 研究员)
时间:2025年11月10日(周一) 14:30-15:30
地点:彰武北大楼209
报告简介:
同济大学本科、硕士毕业,柏林工业大学博士毕业。曾在香港理工大学访问交流,先后在德国地学中心(GFZ)和上海天文台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空间大地测量数据处理、多技术综合分析、参考框架与地球定向参数(EOP)的确定,以及GNSS精密定轨与定位。致力于基于原始观测值层面的多技术联合和多平台观测的新型并联处理,实现高精度全球参考框架的建立与维持。现任IAG&GGOS联合工作组和CPGNSS工作组主席、IVS工作组成员,Satellite Navigation青年编委。已在GRL、JGR、Journal of Geodesy、IEEE-TGRS、等国际期刊发表SCI论文约40篇,并多次在AGU、EGU、IAG、IGS、IVS、IUGG等国际会议上作报告。
报告人简介:
地球定向参数(EOP)是大地测量的三大支柱之一,是大地观测数据处理、空间探测任务以及GNSS精密轨道确定的关键要素,同时在气候变化监测和地球大尺度质量迁移研究中具有重要应用。EOP的确定主要依赖于VLBI、GNSS、SLR和DORIS四种空间大地测量技术的联合解算,其中VLBI是唯一能够同时解算全部五个EOP分量的技术。然而,由于VLBI测站分布稀疏,其EOP解算精度受限,尤其在区域网中难以获得高精度结果。本研究旨在探索提升VLBI数据处理与EOP确定精度的策略,包括采用高精度光纤时间同步、高精度大气延迟观测值,以及引入低轨卫星(LEO)星载VLBI系统作为发射与接收端。由于LEO卫星具备全球覆盖的特点,可显著改善VLBI基线几何结构,尤其当LEO作为接收端参与观测时,与地面VLBI站形成的长基线有助于显著提升EOP解算精度。对于区域性VLBI网而言,星载VLBI的贡献尤为突出,可实现中国区域EOP的自主、高精度确定。此外,星载VLBI还对卫星轨道确定与地心运动研究具有潜在的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