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津生
中国工程院院士
简介:
大地测量学家,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祖籍安徽桐城。1956年毕业于同济大学测量系,曾任原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校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工科评议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测绘局科技委员会副主任,地球空间环境与大地测量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辞海》编辑委员会委员、分科主编等职。现任教育部高等学校测绘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家委员会成员,中国测绘学会测绘教育委员会主任,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科技委员会委员,《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委会委员和第二版《测绘学科》主编,《大辞海》分科主编等。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宁津生院士长期从事大地测量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其研究方向主要是物理大地测量的理论与方法。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他从参与当时国家测绘总局建立“57国家重力基本网”的工作,开始了物理大地测量的理论研究和生产实践工作。至20世纪70年代,他主要研究基于莫洛金斯基理论建立我国天文重力水准的理论、方法和精度,参与了为满足我国国家天文大地网中归算大地测量观测数据的需要而建立的国家天文重力水准网的布测和研究工作。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当地球重力场研究的统计理论引入我国之后,他在国内率先开展“利用最小二乘配置确定相对大地水准面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其成果为确定我国大地水准面提供了一种新方法。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他重点研究局部重力场的逼近理论,主持和参与构建适合我国具体情况的地球重力场模型、建立我国区域大地水准面等研究项目。由他主持完成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技术项目和国家测绘科技发展基金项目WDM85 180阶和WDM94 360阶地球重力场系列模型研究,建立了当时我国自己阶次最高、精度最好的地球重力场模型。在建立我国大地水准面的研究工作中,参与主持完成了新一代中国似大地水准面CQG2000,其分辨率为15′×115′,精度为dm级,为我国1:5万甚至1:!万测图中以GPS水准测量代替几何水准提供了能满足精度的高程异常值。近几年来,他主持完成或指导博士研究生进行卫星测高、卫星重力梯度以及卫星跟踪卫星等卫星重力学的一些理论问题的研究。
宁津生院士主持或参加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级项目,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和优秀教材、图书一、二等奖。与人合作编著和翻译出版教材、专著和外文文献15部,发表论文200余篇。宁津生院士为我国测绘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先后荣获“湖北省师德标兵”、“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湖北省优秀教师”、“全国测绘行业先进工作者”和“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