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杰出校友
许厚泽
中国科学院院士

许厚泽

中国科学院院士

简介:

1934年5月4日出生,安徽省歙县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共产党党员。1955年毕业于同济大学测量系。1956年至1962年师从方俊读研究生。理论基础坚实,知识面广而博,学术思想活跃。几十年来从事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学科领域的研究工作,在地球重力场、地球形状、空间技术中的测绘保障、地震预报、固体地球潮汐及地球内部物理等方面的理论研究和观测资料的应用解释、卫星测高及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与经济持续发展研究中作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许厚译院士是国际上有影响的科学家,曾连续三届担任国际大地测量协会执委兼地潮常设委员会主席。他富有创新精神,在大地测量的理论与实践中,做出了系列性的重要成就。他在建立我国天文大地网这项巨大工程中,为其中的天文重力水准布设和处理作出了重要贡献,设计出提高中央区精度及采用平均异常的新颖的极模板系统,使用于生产实际,并列入国家测绘局《重力内业计算细则》(1964)中。1963年他提出“顾及远区重力异常对垂线偏差影响的计算公式”,改进了莫洛金斯基所推导公式的某些缺陷。此研究成果比日本学者荻原幸男同样的研究早七年。在地球外部重力场逼近理论研究中,他在国际上首次建立了一种高逼近级的高程异常和垂线偏差统一逼近模型理论,给出截断误差的估计公式,研究了带有相应约束条件的逼近方法,大大提高了逼近级和收敛速度,这一成果在国际上引起很大关注。他在我国航天武器系统的测绘保障研究中,首次为我国提供了高空重力赋值方案,全球重力场模型以及我国1°×1°平均重力异常的估算方案,并在相关领域中使用。在建立我国基本重力网85系统中作为技术负责人,指导了网的施测及数据处理。他提出地球外部重力场的虚拟单层密度表示的构想,发展了比耶哈默理论。这项成就使我国的大地重力学步入了国际行列。近廿年来,许厚泽同志致力于发展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的交叉学科,尤其是固体地球潮汐形变的研究,他是我国在此领域的开拓者之一,在引潮位计算方面,他提出易于实现的重力潮汐理论值算法并在地震部门推广使用,在地潮观测方面,他与比、英、德等国家一起建立了中国的重力潮汐基准。1979-1981年与比利时皇家天文台合作进行了北京等六个台站重力潮汐观测,代表中方提出《中国的重力潮汐观测纲要》,与其它同志共同撰写出《武昌重力潮汐观测》论文,1981年在美召开的第九届国际地潮讨论会上作了报告。在固体潮分析方法上,对国际上通用的维尼迪柯夫方法提出应考虑区别二阶及三阶位的修正,并试验利用样条函数进行潮汐记录格值的处理。研究了应用维尼迪柯夫滤波方法进行短序列的潮汐分析。在维尼迪柯夫调和分析基础上,结合残差谱分析的处理方法,论证了国际上长期沿用的布鲁塞尔基准存在系统偏差。进行了天文潮汐格林函数的计算,指导研究生完成月亮的潮汐模型研究及激光测月的潮汐改正问题。在海洋负荷影响方面,他提出与现有国际上不同的技术途径,具有特色的褶积与球函混合解法并便于估算负荷改正的精度,得到国内外的好评。在地潮理论研究中,他和他的学生们一起,在继承国际瓦尔模型基础上利用微扰动方法,发展了顾及侧向不均匀性、椭球、滞弹及自转的完整理论,为我国的地潮研究作出重大贡献。

作为学术带头人,对测地所的发展方向,战略目标,许厚泽的思想总是超前,他认为:为此,他积极拓宽国际合作的渠道。先后与德、比、美、加、英、日、意等国的二十多个研究所和大学建立合作关系。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办法加强学科交流,使一大批中青年科技骨干在大地测量、地球物理、固体潮汐、空间技术等交叉学科领域脱颖而出。先后发现了目前国际上使用的经国际天文协会(IAU)和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联合会(IUGG)批准的Wahr地潮模型纬度依赖项有误,发展了独特的小参数扰动法,给出了新的数值结果,解决了金星重力场零参考面漂移问题,修正了国际上Bowin的地球重力场模拟方法;在地球物理方面,在国际上首次精确导出张德勒摆动的理论Q值,研究了喜马拉雅地区的地壳运动状态。受到国际科学家的举目和重视,为我国交叉学科的发展走向世界,攀登前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0余篇,包括国际公开出版刊物上发表的40余篇;论著四本。共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2项。